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学校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学校现阶段师资队伍建设现况以及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的需要,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这一战略目标,围绕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构建,以提升师资队伍能力水平为核心,以培育双师素质教师为重点,以创建双师素质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资队伍。
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理念,以“提高质量、突出创新、强化特色”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双师素质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和行业专家引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研究团队的建设为重点,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保障,激发人才活力,增强人才凝聚力,全面提升人才汇集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主要任务
(一)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精神。以活动为主线,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使良好的师德规范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转化为广大教师的人格品质。
(二)建立灵活而富有竞争的用人机制
1、建立高层次人才稳定机制,营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环境留人的氛围。根据教师的岗位要求,制定科学、有效、可行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激励措施,充分利用学校人力资源优势。
2、专任教师要做好切实可行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落实职业规划中的每一条,帮助他们尽快达到规划目标。给予创新平台,创造机会使教师能够迅速成长,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推动学术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积极撰写和发表论文、论著,编写教材等。
3、建立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促使人才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三)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注重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1、通过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的优化,合理制定教师岗位和工作量。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减轻教师工作量,适当控制教师总数,特别是大力推进多媒体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演示课的普及。
2、以专业特色建设为核心,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完善并修订《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或引进暂行规定》,加强校级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的培养,同时创造条件引进和聘用高层次人才。
3、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通过计划有效的专业培训和学历学位、进修等,提高学校的专业教师队伍的高级职称、研究生学历教师、专任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班主任的岗位培训达到一定比例。
4、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课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专业课教师应能熟练开出本学科教学实验项目和实训课程,对实验仪器设备能熟练操作运用;加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学历、职称提升工作;聘请行业、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充实到兼职教师库,提高专业教师中来自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
四、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保障措施
(一)健全师德监督机制,严格考核管理。
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考核制、激励制度,形成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稳定人才、激励人才的工作机制,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学校将教师职业道德确立为年度考核首要条件,把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与教师奖励、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以及年度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实行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并举,重点引进专业带头人,名师、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
1、人才引进
(1)根据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规划,重点引进学科建设中紧缺的人才。着力打造一支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等结构合理,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引领职业教育方向的优秀专业教师队伍。
(2)实行师资队伍专职和兼职相结合。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才,或从校外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2、人才培养
(1)坚持执行新教师上岗前培训制度,对新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培训;加强新教师业务能力培训;组织优秀教师上公开示范课;双师素质教师实践教学演示课等。
(2)鼓励理论和实习指导教师提升学历学位。
(3)班主任队伍:逐步培养班主任能够对所带学生给予专业引导,并能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心理咨询、职业指导方面的工作。
(4)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5)建立双师素质教师
①有计划地选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与临床实践,进行实践能力培训。
②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理论教学的培养,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师进行相关专业职业技能培训。
③制定合理的职称聘任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和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使专业课教师逐步完成双师素质培养和转型。
(三)实施教师教学实训能力提升计划,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和社会实践制度。
1、加强校企合作。选派教师到大型企业、其它学校培训,了解最新技术,增强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2、学校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行业教育培训交流工作,使教师加深行业发展方向的认识,明确专业建设的重点,明确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在各专业中逐步培养行业领军人物。
3、搭载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积极组织教师指导学生或自己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级别技能大赛,依托此平台,使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在技能竞赛及实践活动中得到不断提高。
4、加强与国内外职业学校间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卫校类专业的课程合作,互派师资进行交流学习:
5、加强学际间的交流培训,利用本校及北海其他职业学校的整体优势,实行资源共享、人才整合、优势互补。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措施落到实处。
成立学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学校党政负责人亲自抓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有计划地确保多渠道筹措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专款专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新一轮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