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北海市卫生学校创办于1958年9月,2015年4月由卫生行业主管划归为教育部门主管的公立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广西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通过教育部立项批复,成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学校,是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56亩,其中北海校区200亩,合浦校区56亩。校舍面积130739平方米。
1.2学生情况
学校现有招生专业(含专业方向)7个,开设专业涉及到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和临床医学类,形成了鲜明的行业特色、服务基层卫生事业的专业布局。2016年招生学生2603人,比去年多3人,报到率100%。其中2+3中高职对口招生450人。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7751人;在校2+3中职生1574人,较去年增加304人,增幅24%。
学校生源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占招生总人数98.81%,往届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和其他学历学生占16.95%。生源地分布:北海市(含合浦县)占21.53%,北部湾地区(钦州、北海、防城)占89.69%。广西区内学生占97.12%,区外学生占2.98%。全部学生农村户籍(含县、镇非农)占98%,城市学生占2%,男女生比例为18.63%和81.37 %。学校对新生选读原因调查显示主要是家庭困难,普高择校不理想或无法录取,职业向往仅占学生的15%。
2016年10月底新生专业分布
专业 |
护理 |
医学影像技术 |
医学检验技术 |
药剂 |
农村医学 |
助产 |
中医康复保健 |
合计 |
人数 |
1323 |
220 |
81 |
659 |
0 |
280 |
40 |
2603 |
比例 |
50.8% |
8.5 % |
3.1 % |
25.3 % |
0 % |
10.8 % |
1.5 % |
|
2016年10月底在校生分布
专业大类 |
类别 |
专业名称 |
重点专业 |
在校生人数 |
医药卫生大类 |
护理类 |
护理 |
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自治区示范专业 |
2758 |
2+3护理高职 |
|
1347 |
||
助产 |
|
885 |
||
医学技术类 |
医学影像技术 |
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自治区示范专业 |
628 |
|
医学检验技术 |
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 |
233 |
||
中医康复保健(中医美容专门化) |
|
100 |
||
药学类 |
药剂 |
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自治区示范专业 |
1282 |
|
2+3药剂高职 |
|
227 |
||
临床医学类 |
农村医学 |
|
291 |
1.3教师队伍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建立了一支热爱职业教育、结构合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和能满足各专业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教师总数452人,比2015年增加5人;其中专任教师302人,教师高级职称103人,比2015年增加2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34.1%;中级职称104人,比2015年增加6人。生师比17:1;“双师型”教师221人,占专业课教师比例为90.5%;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273人,比2015年增加1人,占专任教师比例90.4%,专任教师研究生以上学历75人,比2015年增加2人,占专任教师比例24.81%。外聘兼职教师150人,兼职教师比例33%。
学校教师师资结构表
分类 |
人 数 |
学历情况 |
职称情况 |
||||||
研究生 |
本科 |
专科 |
高级 |
中级 |
初级 |
无 |
|||
专任教师 |
基础课 |
58 |
26 |
32 |
|
12 |
26 |
20 |
0 |
专业课 |
244 |
49 |
166 |
29 |
91 |
84 |
67 |
2 |
|
小计 |
302 |
75 |
198 |
29 |
103 |
110 |
87 |
2 |
|
外聘兼职 教师 |
150 |
24 |
82 |
44 |
82 |
68 |
|
|
|
合计 |
452 |
99 |
280 |
73 |
185 |
178 |
87 |
2 |
|
生师比 |
17:1 |
专业课教师比 |
80.7% |
企业兼职比例 |
33% |
双师型人数及比例 |
221、90.5% |
|
1.4设施设备
项目 |
生均 |
与上一年相比变值 |
设备 |
9263 元 |
674.45元/每生 |
实训工位数 |
1.3个 |
0.07个/每生 |
图书 |
32.62册 |
5.31册/每生 |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生素质与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教育教学服务,注重细节,通过职业习惯养成、适应能力培养、完善助学体系等途径,帮助学生获得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并在未来岗位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学校重视学生德育工作,全面推进我校德育工作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今年学生处继续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要求,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全校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中国精神、道德品行、法治知识、心理健康、安全意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并对全校学生实行操行综合测评,2016年学生操行综合测评良好以上人数比例为78%。文化课合格率94%、专业技能合格率88%、体质测试合格率89%、毕业率82.4%。被评为市级以上“优秀学生”8人、“优秀学生干部”36人、“三好学生”43人、“先进班集体”4个,获得广西自治区政府奖学金213人。
2.2在校体验
学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制度立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范,狠抓落实,学生的各项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学生校园生活开心。经过抽样调查,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78%、专业学习满意度87%、实训满意度80%、生活满意度83.4%、校园安全满意度98%、学生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为88.5%。
2.3学生资助
学校建有完善的资助体系。2016年春季我校助学金实际受助人数1258人,共计发放受助金额128.48万元。2016年春季我校减免学费学生人数6879人,共计减免学费68.79万元。2016年秋季我校助学金、减免学费和自治区政府奖学金工作正在进行中。今年秋季,学校对
2.4就业质量
学校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进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通过实行毕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加强行业人才需求信息对接,主动与各地人才交流中心建立联系,每年到校外实训基地(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质量情况,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鼓励学生自主就业和继续深造,拓宽就业渠道。2016年我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382人,截止到11月中旬就业学生数2169人,学生初次就业率达91.1%,对口就业率83.8%,学生初次就业起薪月达1852元。学生实习实训满意度91.5%,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6%。
2016年毕业生分专业就业统计表
统计时间:
专业(专门化)名称 |
毕业生 (人) |
就业数 (人) |
就业率 |
对口就业 (人) |
对口 就业率 |
备注 |
护理 |
1394 |
1328 |
95.3% |
1199 |
86.0% |
|
医学影像技术 |
203 |
182 |
89.7% |
170 |
83.7% |
|
药剂 |
267 |
233 |
87.3% |
219 |
82.0% |
|
医学检验技术 |
93 |
75 |
80.6% |
75 |
80.6% |
|
助产 |
280 |
238 |
85.0% |
226 |
80.7% |
|
农村医学 |
117 |
85 |
72.6% |
80 |
68.4% |
|
中医康复保健 |
28 |
28 |
100.0% |
28 |
100.0% |
|
合计 |
2382 |
2169 |
91.1% |
1997 |
83.8% |
|
2.5职业发展
学生经过通过2年在校的理论学习,2周阶段见习,8个月顶岗实习,学生早已在临床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熟悉医院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学生在实习中,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在真实的环境中,在救死扶伤的实践中,在学中做、做中学,得到职业熏陶和能力训练。学校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举办毕业生双向选择会,鼓励学生自主就业和继续深造。经学校向实习单位、就业单位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能力、操作能力、专业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人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较高的评价,绝大多数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毕业生优良率达91.6%。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重视专业建设,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动态调整与完善,促进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和教育部职成教司协商会议精神,广西卫生厅、教育厅《关于继续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医学专业招生和培养工作的通知》(桂卫科教[2014]6号)精神,按照广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知,2016年全区停止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农村医学专业的招生,学校及时停止今年的农村医学专业的新生招收工作,目前学校在校生专业虽然依旧是7个,但是从今年秋季开始,新生专业调整为6个。
3.2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监督,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教学工作计划,落实教师教学任务和授课计划三级审批制度,加强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学生对教师进行师德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学改革,深入教学第一线检查指导,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加大课改力度,打造特色和品牌专业。2016年,继续加强重点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建设了一批适应“教学做一体化”、反映行业新技术应用的校本特色教材和实训教材,其中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8本创新实训教材已正式投入使用。参与护理、药剂专业国家示范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二期)建设计划6门课程,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共6门校级精品课程资源已投入使用。
坚持“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建设一流校内实训基地。“产教融合”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也是学校发展的保障和目标。学校在附属医院扩大规模和提升教学服务能力的基础上,依托附属医院实训基地,开展“2+1”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顶岗实习的教学制度,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真正落实“教学做一体”。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各专业学生实训要求。2016年自治区投入500万元项目经费建设农村医学示范专业及实训基地,目前423.9万元的政府采购实训设备已到位,正在安装调试。
教材征订严格规范,及时到位。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以及教育厅有关精神,认真落实教材的使用管理。文化公共课程使用的是由教育厅指定的中职专用教材,基础及核心课程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高校出版社以及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版教材,在春秋季开学之初,学校能及时把教材发放到学生手中。
3.3师资培养培训
专兼结合,引进和培养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认真制定年度教师培养计划,并组织实施并完善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和认定。结合示范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分批组织专业教师62人到全国重点师资培训基地上海同济大学参加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和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培训。18名教师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临床实践活动,学习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收到良好的效果。组织33名教师参加“国培”、“区培”等计划,教师成长迅速。学校还邀请广西医科大学专家到校开展讲座,教师受益良多。学校经常开展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认真执行《专业教师岗位轮训制度》,共计126名专业教师到附院或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学校师资队伍年龄、学历和职称层次更趋合理。
3.4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施全员聘用制和年度考核制度,对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实行人财的统一管理和成本单独核算的一校二区的管理模式,评价教职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效,形成严格规范、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学校管理和运行机制。学校建有功能齐全和运行流畅的校园网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多向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学校坚持学校文化和医院文化相融合,将天使文化和南珠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体系,认真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开展德育实践周活动,精心组织校内文化活动,加强校园食品卫生安全和治安管理。举办校园文化周、元旦晚会、医护礼仪比赛、职业教育活动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等主题活动,学校各类社团组织各种有益学生身心的比赛和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风校风端正,校园平安和谐,为全体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3.5德育和社团工作情况
学校德育工作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教育之本,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审慎生活和工作态度,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以党委为主线的党委—团委—学生处—班主任等多层次、全方位齐抓共管的德育教育网络,把德育融入到学校教学环节和学生实际生活之中,每学期由班主任召开班会,对学生操行进行综合考核评分。推进德育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实施德育实践周,并把它打造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亮点,校风学风换新颜。学校建有各类社团15个,开展了各种大型校园文化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有机地融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开展青年志愿者学雷锋义诊活动、无偿献血活动、五四表彰大会、新团员入团、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学习十八大精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演讲比赛、文明风采大赛等活动。
3.6党建情况
学校党委现有党委1个,党支部4个。目前共有党员210名。其中预备党员9名,占党员总数的4.28%。女党员114名,占党员总数的54.28%。少数民族党员8名,占党员总数的3.8%。35岁及以下的党员85名,占党员总数的40.47%。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179名,占党员总数的85.24%。层层严格把关,落实党员发展。认真完善发展党员预审制、公示制、票决制等党员发展制度,有领导、有计划地搞好党员发展工作,发展预备党员8名,相对去年增加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1名,相对去年增加3名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委中心组强化学习意识,开展中心组专题学习4次;领导带头上专题党课3次;开展“两学一做”学习研讨会9次;典型案例学习5次;派出1名同志参加教育系统“永远跟党走”演讲比赛获一等奖。开展“军民同庆”党日活动;组织开展“两学一做”专题硬笔书法比赛;学校与家庭共推专项工作进万家——拍专题微电影活动;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依托行业,加强校企合作。学校去年新增6所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的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38所。学校召开各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互动互赢的长效合作机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骨干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制定并实施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校本教材,指导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取得良好的成效。
4.2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成立实习工作管理小组,在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招生就业办公室一名副主任具体负责实习工作。今年学校组织护理、护理2+3、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剂、农村医学、中医美容等7个专业共计2369人到广西、广东两地的二级医院或县级以上医院、连锁药店实习。学校给每一位实习学生购买意外险,定期安排专人到实习点巡查,有效防范和减少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为本地医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和社区服务业,输送一大批技能型人才,服务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16年应届全日制中职毕业生2356人,学校对毕业生的抽样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优良率达91.6%。
5.2社会服务
学校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护士执业资格、医师资格定期考核考试基地,今年共为7830人次提供服务,如高级职称人机对话考试住院规范化考试、医师定期考核、事业单位单位公开招考、全国卫生技术专业资格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等考试考务工作。还面向社会开展中药调剂员、育婴员等培训,开展各类培训59881人天,学校附属医院作为校内主要实训基地,除了完成繁重的实践教学活动,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师资人才和教学设备优势,加强专科建设,扩大医疗服务范围,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前3季度服务门诊人次达22.44万人次,服务住院病人12662人次,医疗服务收入达7842.55万元,承担了国家级艾滋病、乙肝筛查、宫颈癌筛查、乳腺癌、新生儿筛查等利民项目,共服务13995人次,开展乡村卫生院对口帮扶和义诊4181人次,接受533名基层医院卫技人员的进修学习。学校为本地区群众的健康提供了保障,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断提升。
5.3对口支援
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培训和技术服务。学校充分利用教师的人才资源,组织教师到结对学校开展“送教上门”活动,邀请结对学校教师到学校开展“医疗急救知识培训”,帮助结对学校教师增长急救知识。学校领导干部与结对学校贫困学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到福成镇山梓村、银滩镇龙潭村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附属医院赠送基层医院仪器、电脑2台、心肺复苏教学仪1台。
6.举办者履职
6.1经费
学校合理配置单位资产,统筹安排经费预算。2016年1—9月学校教育经费投入3546.11万元,财政非项目经费3546.11万元,自治区下达农村医学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经费500万元,学校办学收入731.41万元。
6.2政策措施
学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制度立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范,狠抓落实,成效显著。学校2015年4月份完成行政管理权由市卫生局变更由市教育局主管,现是隶属市教育局主管的公立中等职业学校。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桂教[2015]7号)精神,不断提高学校职业教育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桂编发[2009]3号)文件规定,以我校近5年(2011-2015年)学生均数7869人计算,学校校本部专任教师编制数应达到453人,校本部总编制数应是453÷80%=566人。1989年核定的290人编制数已远远满足不了学校发展需要,至今26年不变的编制已成为严重制约我校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7.特色创新
7.1构建中高职衔接“立交桥”,对口共同培育专业人才
学校利用护理与药剂专业的资源,与高职、本科院校共同探索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立交桥”。 2016年2+3护理专业高职招生334人,在校生规模达1347人。今年有12名护理专业与药剂专业的优秀学生通过考核被录取为广西中医药大学本科学生,为中职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为提高学历继续教育提供良好平台。
7.2互联网+PACS系统的创新实训教学
学校利用互联网+PACS系统、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医学影像数字图像资源库创新到医学影像技术实训教学中,设计涵盖影像解剖、X线摄影技术和X线诊断的教学内容,利用晚自习对2014级和2015级全体学生共约达370余名优秀学生开展为期6周(含教学点评),以点带面逐步在全年级学生全面实施创新性实训教学,提高了该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2014级学生到医院实习时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成效显著,也为我校其他专业,如护理、药剂、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
8.问题与对策
8.1教师编制明显不足
学校核定编制数290人,实际教职工人数为767人,编制明显不足,聘用编外教师缺乏归属感,专业教师聘任难度大,部分专业教师往效益和待遇较好的机构流动。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增加我校教师编制计划,在高等医学院校开设职业教育师资的学历教育,为培养中职卫生学校师资储备人才。
8.2学校办学经费不足
虽然近年国家自治区、市政府加大了学校的财政支持力度,但由于学校的新校区建设贷款欠债较大,本息较重,正处于还贷高峰期,加上学校编制不足,外聘人员人力成本增大,造成学校运营资本压力过大,建议建立生均经费划拨制度,从政策层面解决学校办学经费,提高生均教学资源水平。
8.3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各市、县、乡镇医疗卫生单位人员相对饱和,大多数医疗卫生单位招聘用人的学历要求在大专以上,并具有执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因此,医学类毕业生的中职学历已逐渐不能满足医疗单位的需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另外,医疗卫生单位准入门槛高,除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在应届毕业当年可以参加护士资格考试外,其余医学影像技术、药剂、医学检验技术、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必须要工作一年后才能参加全国卫生专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才能上岗就业,医学类中职毕业生就业凸显困难。
今后要继续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进一步转变学生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就业,在职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提高学历层次。
2016年11月21日